教育部等十七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部署开展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配齐心理健康教师等八项重点工作。回顾新中国成立后北京教育事业数十年的发展历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从最开始的个别好老师的做法,已逐渐变为学校的普遍举措。在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悉心呵护下,孩子们心灵的芽苗更加健康茁壮地成长。
当苦恼娃的知心朋友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新中国刚成立的时候,不少学校、教师受旧意识、旧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学生的教育存在着一个很大的欠缺,即单纯注重知识传授,“教书不教人”。党和人民政府对教育事业高度重视,提出了对学生必须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要求,要求培养学生成为品学兼优、身体健康的人才。新中国的教师们认识到了自己工作的重要意义,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关心学生们的思想进步和身体健康,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作出了贡献。在那个年代,教师们在精神层面主要关注的是学生的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道德品质、追求进步,但也涌现出一些“超前”的优秀教师。他们在做好上述教育工作的同时,还很关心学生的精神状态,通过谈心、家访等方式熟悉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注意发现和解决问题。学生对他们也非常亲近,有了苦恼就会主动倾诉。
1954年,师大女附中教导处办公室的墙上挂着一张贺年片,上面有一幅水彩画:几只嗷嗷待哺的小鸟昂着头,张着小嘴,急切地等待着母亲的饲养;一只母鸟怀着无限的关切和慈爱俯视着它们。旁边写着:“感谢你们辛勤的培养。”这张贺年片是高三六班同学送的,生动描绘了师大女附中的师生关系:像母子,同时又是朋友。
师大女附中的教师们慈母般地关心爱护学生。1953年,原在初一六班学习的刘立燕功课很好,就是爱淘气,班上有些同学不爱跟她接近。她很苦闷,跑去找班主任刘秀莹,问她什么是“友谊”,要求刘老师做她的朋友,帮助她。刘老师答应了,并鼓励她记日记,帮助她分析存在的问题,找出克服的办法,同时还动员班上的同学关心她,帮助她。刘立燕就这样解开了心里的“疙瘩”。(1954年2月9日《北京日报》2版,《生活在团结友爱的家庭中》)
还有一位女教师,注意到一个学生在游戏的时候总是躲在人背后,就研究这是什么原因。后来她发现这个学生穿了一双特别厚实的棉鞋,样子不及买来的漂亮。她想,孩子可能是怕人家笑话他的鞋子。于是她把孩子叫来,问他是谁做的鞋那么结实,孩子说是母亲做的。于是她告诉孩子,母亲是怎样地爱孩子,怎样为孩子的冷暖而辛苦。结果这孩子对鞋子产生了无限珍惜的感情,他不再躲藏,而是和同学们一样幸福地跳跃、玩笑了。(1955年4月23日《北京日报》2版,《关心和厌恶》)
学生心理健康引起关注
进入改革开放时期,人们对健康的含义有了新的认识,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得到关注。一些学校和教师也开始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主动学习和研究青少年心理。有的学校还提供家长心理教育培训,让家庭和学校共同为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长而努力。
北京市第五中学特级教师吴昌顺把教师看作学生心理健康的保健医生,认为必须研究分析青少年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入情入理地进行启发、诱导和转化。学生渴求“理解”,教师就要用理解的态度去对待他们当中存在的一些现象,例如三毛热、琼瑶热、辩论热和所谓的早恋;学生希望“爱护”,教师就要从爱护出发,和风细雨地对待他们的弱点,如幼稚、冷热病、耍小聪明等。(1986年12月19日《北京日报》3版,《教师应怎样看待学生》)
统计显示,在上世纪80年代,由于心理障碍等问题前往安定医院就诊的儿童一年达3000至4000人次。安定医院儿科门诊部主治医生常锦如大夫告诉记者,父母管教孩子的方式不当、家庭关系不融洽及家庭破裂是导致儿童精神疾病的重要原因。(1988年12月20日《北京日报》2版,《花朵是如何凋谢的》)为了让家长共同担负起对孩子进行心理教育的职责,有的学校开始为家长提供心理教育的培训。
1984年,东高地四中教导处副主任赵大钊和初二七班班主任李红旗参加一次家长会后,发现有的学生刚有了点进步,但由于家长教育孩子方法欠妥,使得学生的进步难以巩固。他们深感有必要在家长中普及教育心理学的知识,使家庭教育能更好地配合学校教育,帮助孩子身心健康成长。于是,他们利用晚上的时间,先后给家长讲了“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初中学生心理发展基本条件”等专题。不少家长听了都觉得新鲜、有理、“解渴”,主动检查自己的教育方法是否得当,改变了过去那种打骂、娇惯、讽刺孩子的做法。
以一个以前八门功课不及格,上课折腾、校外打架的学生为例,过去孩子一出事,家长就是一顿打。这样管教的结果是学生越来越糟,还留了级。学了教育心理学之后,这位家长变打骂为正面引导、热情鼓励,再加上班主任的工作,这个学生不仅成绩上去了,还当了军体委员,写了入团申请书,被丰台区团委命名为采集树种的先进个人。(1984年12月10日《北京日报》1版,《为家长讲教育心理学》)
在全国率先开通心理热线
1989年,中共中央发出通知,要求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提出要进行良好心理品质的培养。其中,对小学生要进行心理品质综合的培养和训练,对中学生要结合生理、心理卫生教育适时地进行青春期道德教育。(1989年1月17日《北京日报》1版,《改革和加强中小学德育工作》)
当年2月,北京率先在全国开通了中小学生咨询电话,同学们把自己在学校、家庭和社会上遇到的各种困难,特别是心理上的障碍问题告诉咨询员,得到专业的帮助建议和解答。热线开通三年多,就为本市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咨询3万余次。1992年,为缓解原来一条线路的紧张,提高咨询服务能力,本市又新增设了两条中小学生心理咨询热线。至此,北京成为全国为中小学生开通心理热线最早、最多,服务时间最长的城市。(1992年8月29日《北京晚报》1版,《市教育局增设两条心理咨询热线》)
在上世纪90年代,本市多数中学开始在初一和初二年级开设青春期教育课,为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举措更多了。1992年9月,朝阳区新源里二小在四、五年级各一个班做试点,首创小学生心理健康课。心理健康课每周一节,主要结合小学生特点,通过讲故事来渗透一些心理学知识,如记忆思维、自信、兴趣、人际关系等,并开展心理咨询,学生可以向老师提问题,也可以通过作业,书面向老师说心事。老师通过谈心和书面答复,帮助学生排除心理障碍。经过一年的学习,实验班的学生心理素质普遍有了提高。学生们回答问题争先恐后,不再怕人讥笑,男女生之间相处正常,班集体非常团结。(1993年6月23日《北京日报》6版,《新源里二小首开心理健康课》)
“学习偏科怎么办”“离家出走是出路吗”“父母吵架了我怎么办”……这些都是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常常会遇到的心理问题。1999年,崇文区在对全区中小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的基础上,将从各校筛选出的学生感兴趣、困惑或急需解答的问题集成《心理素质自助读本》出版,全区6万名中小学生人手一册。孩子们上述的这些困惑,都能在书中找到解决的办法。(1999年1月24日《北京日报》2版,《崇文中小学生人手一册心理教材》)
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各种创新,成为当时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素质,帮助青少年提高心理适应能力,学会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好帮手。
专兼职心理教师上岗
2003年12月,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经过修订的《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后的《条例》重点增加了学校应当逐步配备具备法定资质条件的专职或者兼职心理教师,为在校接受教育的未成年人提供心理辅导的规定。(2003年12月31日《北京日报》13版,《本市未成年人保护立法添了新内容》)自此,本市中小学校开启了专兼职心理教师的积极配备。据本报2005年2月28日6版《中小学教师将受心理健康培训》报道,到2005年时,北京市各中小学至少有一名相对稳定的专兼职心理健康教师,且都接受过统一的心理健康教育培训。
2006年,按照市教委的要求,本市中小学开启了心理咨询室的建设。学校心理咨询室至少有1名受过系统培训的专职或兼职心理教师,要开展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接待有心理辅导需求的学生,为有特殊需要或心理问题倾向的学生建立心理档案等。(2006年3月30日《北京日报》5版,《中小学两年内均建心理咨询室》)
据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德育研究中心2009年至2010年在本市各中小学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调查显示,此时已有89.6%的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辅导)室,与本市2006年38.8%的相关调查结果相比有了明显提高。(2010年8月18日《北京日报》15版,《心理健康教育谨防“游戏化”》)
以古城中学为例,我们可以看出专职心理老师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2009年,古城中学给每个班都配了专门的心理班主任,慈建芳老师就是其中之一。几年下来,她已成为同学们最信任的“大朋友”,她亲眼看着孩子们转变,看到原本不自信的孩子在老师的鼓励下成为“小能人”,原本不友善的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跟大家和平相处,成为同学们信任的伙伴。(2012年4月17日《北京晚报》14版,《“心理班主任”解开学生心结》)
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为疏解学生居家学习的心理焦虑,各区各校随时进行“心理按摩”,市教委开通线上心理咨询服务、组织专家录制家长家庭教育指导微课,老师线上家访“一对一”心理辅导……一系列贴心的心理服务,让孩子们因疫情造成的紧张心情得到放松,自我调节能力也变强了。(2021年1月29日《北京日报》8版,《线上家访成了寒假“必修课”》)
今年2月,全市160余万中小学生迎来了正常教育教学秩序的全面恢复。如今,孩子们新学期的学习生活正在继续,他们的心灵健康,有专业的心理老师们悉心呵护。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黄玉迎
流程编辑:u060
版权声明:文本版权归京报集团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改编。